首页
> 新闻列表 >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编译 编辑:余文娟 2021-03-20 16:09:20

3月18日,在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上,R汽车发布了全新技术品牌—— “R-TECH高能智慧体”,基于R-TECH高能智慧体打造的首款智能车,R汽车ES33也正式亮相。在发布会结束后,我们也就产品、技术、用户运营以及充电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与上汽高层进行了沟通。

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

提问:今天晚上看到很多新技术,尤其是全球率先量产的英伟达芯片以及首发的激光雷达,这些新技术意味着新亮点,同时也意味着不稳定与挑战,作为一个DEMO很容易,但是要保障实现稳定可靠量产的话,还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R汽车将用什么措施推进来保证新车的量产?

杨晓东: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们认为创新一定是有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否则也不叫创新。今天讲了英伟达的全球首发芯片;还有一个是中国区首发的4D成像雷达;还有全球首发量产的业内最顶级的Luminar激光雷达,它的创始人就是天才Austin,17岁开始创业。确实这些东西今天都没有量产,但是这些是全世界最顶尖的玩家,如果他们不会成功,我认为其他人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在他们之上。

提问:今天的ES33是首次亮相,这台车对于R汽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款产品,因为它集所有科技于一身,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跨界的车型,而不是选择走量的车型,或者说传统的轿车和SUV

杨晓东:第一个,纯电智能车是一个新物种,不能用传统的体量大小或者车型来区分,所以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第二,如果一定要和现在的车型理解在一起,你可以理解它更像一个轿跑SUV。轿跑现在是年轻人和追逐科技的消费者很喜欢的一种车型,这几年总体来讲,市场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所以轿跑是一个主流市场,这款车也一定是一个主流市场。第三,在今天从纯电车和传统燃油车上来区别,我们看的是价位段。比如,R汽车的纯电车定价是在20万-30多万,那我们希望我们的纯电车可以代替这个价位段的传统车。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上汽乘用车总经理、R汽车首席共创伙伴 杨晓东

俞经民:20万到25万,25万到30万,30万到45万,每一个价位段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恰恰不担心30万这个价位段,如果有100万辆的纯电车消费也不稀奇,因为市场有需求。我们不会因为R汽车的产品卖到到30万这个价位段就担心销量,我们需要担心的是有没有get到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从造型到智能驾驶到全栈解决方案,这些能不能持续往上升级,决定了R汽车真正是一个新物种,而不是做秀。

姜辉:现在R汽车主流用户,80后占的比例相对更大一点,年轻一点的90后,还有一些追求新潮的70后也都有。MARVEL R上市以后,我们发现他们买的新车已经不是家里的第二辆车了,很多是第四辆甚至第五辆车,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这样的情况更普遍。这个情况给到我们的反馈就是,他们后面再换车的时候,是不希望再去选择一个和曾经自己开过的轿车、或者很传统的SUV,他们就喜欢有个性、与众不同的车。这也回到刚才杨总和俞总提到的,这辆车将来在市场上的表现,我们是很有信心,很有期待的。

第二,我们在分析客群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这个时代最大的用户群体会是90后甚至00后,他们再过三四年就会慢慢成长起来。前两天杨总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表达,他说这些更年轻的用户是非常有个性的,可能不太想再去买一个自己的爸爸妈妈曾经开过的车。当然今天又想了想,可能有些品牌,比如说有些老师提到的所谓在中国长期霸占行业地位的品牌,它们的车可能已经是爷爷开过的车了。所以对这些年轻用户来说,他们对这些车子已经没有感觉了。我们在做智能纯电车这条路上发现,随着客群的变化,最后诞生的产品可能跟原来大家的理解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提问:刚才大家提到了命名,ES33这个命名背后有什么含义?

杨晓东:首先,ES33的命名,E代表电动,S代表SUV,33,则代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提问:从现在到ES33明年正式出来,在这期间内,还会有新的黑科技加在这款换车上吗?

杨晓东:今天我们兑现的是想象,我可以告诉你,本质来讲这款车就是智能数字车,所以未来会有更多的黑科技集成在里面,今天我不希望把所有的都讲了,这样就没有重点了。今天的重点主要是讲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里面的重点就是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再加上超声波雷达、视觉摄像头,我们是融合起来,形成点云状,背后是算法和数据平台。

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

提问:发布会提到了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其中有5G V2X技术。我想问一下,您认为汽车是一个好的5G应用落地的场景吗?5G V2X技术什么时候能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

俞经民:我觉得要在全国范围内覆盖到5G信号,现在看来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我个人认为5G技术就是为智能汽车而生的,它的延时很低,智能驾驶如果延时长那就闯祸了。所以我觉得5G在中国有先发的效应,我们和一些国际的品牌在智能车发展的快车道上,5G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一直讲这个场景是一步步推动的,从智能网联车、到智能座舱车、再到智能驾驶车,里面有融合,可能其他国度的其他品牌对这种融合是不了解的。所以我们是很愿意5G汽车和5G使用环境能够得到更广泛深入的发展,我觉得肯定可以给智能汽车插上腾飞的翅膀。

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

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R汽车CEO 俞经民

杨晓东:2019年就有5G手机了,关于5G大家谈了很长时间。技术的发展最后也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形成会突破很快,呈指数级增长。恰恰是硬件可拓展,我现在放了5G,你不用可以,过了三年以后5G起来了,这个车还是5G车,这时候你去开4G车就后悔了。第三,你看各大城市都搞5G,园区都有了,上海就有两个,北京也有,大城市基本上都有5G园区,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一旦成为气侯的话,5G应用就会推得很快。我希望我们的车不会过时,所以我们的车的硬件是可拓展的。

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

提问:前几天友商提到了明年L4自动驾驶技术可以上车,但是现在在道路和法规障碍下,有些观点认为国内品牌的步子迈得有点大,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杨晓东:现在要实现L4级自动驾驶根本不可能。L4级自动驾驶基本上接近完全自动驾驶,它和L5级自动驾驶的区别实际就是场景不同。L5级自动驾驶场景下,是人不用坐在前面,而L4级自动驾驶场景下,人还要坐前面,但基本上不用人为干预。当然,我也可以告诉你,我们的车的配置是可以达到L5级自动驾驶的,但是现在说这个没意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你现在看到我们这款车上的配置是最先进的。

俞经民:我们不会完全按照所谓的L1到L5去划分,经过多年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究以及探索,我们认为自动驾驶主要解决的是一个个场景,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驾驶技术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靠雷达或者摄像头来实现。在中国,自动驾驶方面也有优势,比如MARVEL R的5G V2X,有高精地图;再加上刚才杨总也很详细介绍了中国首发PREMIUM 4D成像雷达,再加上最好的激光雷达。从上汽角度来说,我们是用全球视野来集成这些优势资源,来解决更多的出行场景。我以前有幸见到过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他们公司造出来的虚拟机器人,非常的漂亮、逼真,精细度做到可以看到汗毛的程度,所以说大家的技术都在往前走。但是现在要打造自动驾驶为主的智能车,还是得一个一个场景去做、去解决,大家还是一起往前冲、一起努力。

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

提问:今天公布了很多共创合作者的名单,其中跟特来电的合作会有什么特别吗?

杨晓东:特来电是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现在准备在家庭充电方面落地具体措施,首先在某些社区尝试社区智能补电。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可以在小区里集中,就像宽带入户一样实现充电入户,我们通过智能分电站,为小区铺设线路,给小区的车主提供充电服务,同时还能实现反充,形成智能充电网络。

我们也在和一些公司合作,如果家里没有充电桩的,我们就可以让自动补给机器人,上门为你加电。未来这些都会一点一点来落实落地。R汽车愿意尝试和探索这些新的服务模式,所以不是充电的概念,而是智能补能生态。

提问: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在业界一直争论很大,一般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换电要非常快捷的,两分钟就要换电,非常快捷地把电池取下来再装上去,会不会增加成本?

杨晓东:成本肯定是增加的,不过我们认为电动车补能是非常重要的,补能是一种服务,是对用户负责,所以我们愿意为此增加一些成本。

换电现在比较多的场景是TO B,主要是换电站建设的原因,我们现在的换电站通常都是固定场景的,成本投入也比较大,出租行业或者租赁行业比较愿意承担这个成本,比方说出租车,没有换电之前只能运营一班,现在可以两班倒,人休息车不休息,利润变高了。

但是TO C的话,用户需求没有那么迫切。第一,家里可以慢充、充电站可以快充,如果正好附近快充慢充都不方便的话,那么换电也是比较好的选择。第二,譬如周末想去杭州,电量已经用完了,这时候可以去换一个电量更高的电池,原来是600公里续航的,可以换一个1000公里续航的。第三,从商业模式来讲,用户可以选择买一整辆车,也可以选择买一个不包括电池的车,电池可以月供。现在MARVEL R已经在尝试这个模式。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提问:我们会有自己的换电站吗?

杨晓东:我们会建,但不一定是自建,可能会合作,也可能会自建。现在上海出租车的换电站已经开始启用了,不是自营的,是和头部企业奥动新能源合作的。

提问:无论是新势力还是其他的主机厂都已经有提及固态电池包括石墨烯电池,请问R汽车在电池这方面的技术选择是怎样的?

杨晓东:首先固态锂电池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真正要量产,最乐观的也要到2025年。所以现在就宣扬固态电池其实有些“大跃进”了,这是说给资本圈听的,也没这个必要。R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到明年也会提供从600到超1000公里续航的多重选择。在电池技术上我们主要是和宁德时代合作,上汽在这方面有很强的布局。比如在固态电池产业的投资,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海外,我们都有相应的投入和布局,而且都是最领先的企业。

固态电池还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科学问题。所以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激进,但同时也要尊重客观事实。在一定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大家有这个进步的欲望是好的,但是实现这个目标还是需要时间的,我判断是到2024、2025年,最早也要到2025年固态电池才会真正量产。因为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布局好几年了,对固态电池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认为还要等一段时间。

到明年,上汽的电池无论续航里程多少,都会是同一个尺寸。基于相同的电池尺寸,如果你初期订阅的是续航里程600公里的电池,之后又想换成1000公里的,那么等1000公里的电池出来了,也是可以替换的,而且两分钟就可以完成换电,哪一天又想换回来也没问题。不过我不建议大家都换1000公里,因为即使是相同的电池,它的实际续航里程也会因车而异,很多都是概念性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技术一定会发展到这个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R汽车首席运营官 姜辉

提问:R汽车从亮相那一刻起就说要做共创者,这其实就是在做用户运营,R汽车对用户运营有没有一个系统的思考或者长远的规划?

姜辉: R汽车从成立之初,我们就把用户运营当做是整个品牌的精神,或者说所有工作的出发点,目前我们也是从各个角度在和用户共创。

首先,在产品上,今天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的ES33,从造型到配置到整个对产品的定义,都是我们和用户一起来做的,过程中有很多次的沟通,每周都会跟用户做一些交流,基于大家对将来产品的理解来做共创。

第二是在商业模式上,我们成立了用户智囊团,而且这个智囊团队伍在不断增加,一开始是在上海,现在已经覆盖到全国的各个城市。作为我们来讲,整个新模式、新零售体系建立的时间还比较短,这当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我们的用户智囊团很积极地在帮我们做改进和优化。

第三,我们围绕用户在做一些用户权益的设计,有一些做积分,有一些围绕用车权益的规划。过去我们是TO B的想法,我们自己认为用户喜欢什么我们就去做,但往往用户不认可。现在我们更多是和用户一起共创和探讨,看怎么样的方式能够让用户喜欢。

第四,我们的品牌信念是“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也就是要围绕用户用车当中的各个触点来思考用户最需要的服务是什么,我们会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在这些用户最需要的触点上。

对话上汽R汽车高层:用户即伙伴,出行即服务

杨晓东:我再补充一下,我们讲科技兑现想象,是兑现谁的想象?是用户。我们认为用户有两个需求,一个是产品需求,产品本身给他带来的满足,自动驾驶也好,智能座舱也好,都是来满足用户需求的。第二,社交需求,因为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大家能够在一起共享,把资源拿出来,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未来我们不是以主机厂为主导,而是主机厂提供平台、资源,让用户自己来管。我们将通过触点形成一个数字化的镜像,从而更了解用户需要的是什么。

赞547
我要评论
提交 0/500
相关评论(条)
相关内容
- 到底了 -

本周热门推荐

热门视频推荐

扫码进入

文章移动版

热词榜分类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9